話說小妹今日又走去頭條日報網站 (http://www.hkheadline.com)八卦,發現一件笑死人的事:
該網有一個留言版,但原來入面裝有過濾器,但杜絕的不是粗口,不是負面批評,而是”何柱國”及”煙仔何”兩個詞。何謂見微知著?此舉足見,何公子肚裡不但不可撐船,可能連微塵也容不下。身為傳媒老閣,何解容不下片言隻語的批評?
和同事談起,發現原來東方報業,亦有此等無聊規矩。第一,所有與”馬”字有連繫的詞語,須小心運用,什麼一馬當先、馬不停蹄、馬首是瞻 ,通通可免則免。就因為東記老闆姓馬,原因十級無聊。另外,”白粉”也是禁忌,理由?哈哈......因為馬氏家族曾涉嫌販賣毒品(馬老闆的父親現藏匿台灣,當年報紙有報道過,並非流言瘋語)。
我自己工作的集團嗎?所有關於東方報業的字句,都要小心處理,因為東方告硬你。最經典的案例是,敝刊曾刊出一張報紙照片,然後被東方控告侵犯版權,仲要咁都告得入。所以除非是大新聞,否則”東方日報”免提。
我時常懷疑,如果有一天我要轉工,我真能忍受那些無聊又小氣的公司嗎?
星期三, 7月 20, 2005
經濟日報上市...我唔會買
頭條日報面世,am730又蓄勢待發,經濟日報卻選擇這時候上市。我說,是擇錯日子。
分析新股上市,是否值得購入,首先要了解公司上市的原因。一盤賺錢的生意,其實不一定要上市,例如牛津出版社、中原地產、周大福珠寶等等優良企業,均為私人公司。私人公司不受公眾監察、毋須向外界交代,股東可以穩袋所有盈利......好處多的是。
上市一般都為集資籌錢,但無端端伸手問市場討錢,是大股東想骨水套現?是公司不夠資金營運?還是有賺錢大計卻苦無資金?只有抱有第三個出發點的公司IPO,才值得投資者研究應否入股。
經濟日報今次擬發行一億零四百萬股,招股價為一元四角三仙至一元七角,歷史市盈率十九點四倍,市值十二億六千萬元。好了,進入正題,資金有何用?官方答案是:用於擴展現有業務,包括出版兩本消閒雜誌及進軍內地出版市場。公司現有資產,較吸引的是經濟日報;雞肋(或稱豬頭骨),則是電腦雜誌e-zone,及網站etnet(www.etnet.com.hk)。 O二年,公司賺三千八百萬元;O三年沙士,盈利跌至二千六百萬元;去年搏命為上市做盤靚數,盈利衝到六千五百萬元。(毛利5%-10%)
對我來說,此股並不吸引,一來市盈率半點不便宜。號稱行內龍頭的東方報業(18)歷史市盈率不過十四點三倍(日銷三十八萬份);明報(685)十六倍半(日銷九萬四千份);SCMP集團(583)十七點二倍(日銷九萬五千份) 。以市盈率計,經濟日報比同行貴;以銷量計,經濟日報日銷五萬左右。
不是說該報質素不好,只是生意難有高增長,投資吸引力不足。現在各大報章人人自危,深怕遭免費報章淘汰(估計成報應該會死先),為求生存,早晚會下調廣告價格;雖然經濟所受影響理應較少(假設財金人士不吝嗇每日花六元),但投資最怕揀中競爭太劇烈的市場。現在下注傳媒股,風險太高。
更何況十九點四倍市盈率,訂價實在太貴,比匯豐(5)還要貴。我寧願買匯豐、買華能(902)、買中銀(2388)、買交通銀行(3328),市場選擇多的是,天涯何處無芳草?
分析新股上市,是否值得購入,首先要了解公司上市的原因。一盤賺錢的生意,其實不一定要上市,例如牛津出版社、中原地產、周大福珠寶等等優良企業,均為私人公司。私人公司不受公眾監察、毋須向外界交代,股東可以穩袋所有盈利......好處多的是。
上市一般都為集資籌錢,但無端端伸手問市場討錢,是大股東想骨水套現?是公司不夠資金營運?還是有賺錢大計卻苦無資金?只有抱有第三個出發點的公司IPO,才值得投資者研究應否入股。
經濟日報今次擬發行一億零四百萬股,招股價為一元四角三仙至一元七角,歷史市盈率十九點四倍,市值十二億六千萬元。好了,進入正題,資金有何用?官方答案是:用於擴展現有業務,包括出版兩本消閒雜誌及進軍內地出版市場。公司現有資產,較吸引的是經濟日報;雞肋(或稱豬頭骨),則是電腦雜誌e-zone,及網站etnet(www.etnet.com.hk)。 O二年,公司賺三千八百萬元;O三年沙士,盈利跌至二千六百萬元;去年搏命為上市做盤靚數,盈利衝到六千五百萬元。(毛利5%-10%)
對我來說,此股並不吸引,一來市盈率半點不便宜。號稱行內龍頭的東方報業(18)歷史市盈率不過十四點三倍(日銷三十八萬份);明報(685)十六倍半(日銷九萬四千份);SCMP集團(583)十七點二倍(日銷九萬五千份) 。以市盈率計,經濟日報比同行貴;以銷量計,經濟日報日銷五萬左右。
不是說該報質素不好,只是生意難有高增長,投資吸引力不足。現在各大報章人人自危,深怕遭免費報章淘汰(估計成報應該會死先),為求生存,早晚會下調廣告價格;雖然經濟所受影響理應較少(假設財金人士不吝嗇每日花六元),但投資最怕揀中競爭太劇烈的市場。現在下注傳媒股,風險太高。
更何況十九點四倍市盈率,訂價實在太貴,比匯豐(5)還要貴。我寧願買匯豐、買華能(902)、買中銀(2388)、買交通銀行(3328),市場選擇多的是,天涯何處無芳草?
幫何公子計數
我的正常上班時間是早上十時三十分,所以一直與面世不足兩星期的頭條日報,緣慳一面。
今日在網上亂逛,終於找到該報的網上版(有興趣可上www.hkheadline.com)。由於網站用的是Active Magazine的技術,可足本閱讀,所以跟取得實物沒什麼分別。全份頭條二十四版,卻只有兩個四分一版的單色教育廣告,腦海即浮現一大堆問號,此報如何生存?
早前,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雄心勃勃,說頭條日報會成為全港發行量最大、滲透率最高的免費報章。當然了,該報每天發行四十萬份,連銷量冠軍東方日報也只能望其項背,要成為最大,易如反掌。但說發行量,有意思嗎?該報既然是免費的,何公子花得起又不怕蝕,喜歡發行一百萬份,甚至七百萬份也可以(但就白白浪費了地球資源)。
近兩年商品價格不斷上漲,紙價單去年便升了近兩成。一份都市日報成本約一元五角,即使給新手打個六七折,一份頭條的成本怎也要一元吧。都市全版廣告收費三萬元,頭條呢?
看頭條公開的廣告價單,足以嚇破不少人的膽子:頭版全版彩色廣告索價三十八萬元,內頁十萬元,好過去搶。不過傻的也知道(而廣告商明顯不是傻的),這個只是表面價格,實際可以低至一折。文章開首說過頭條今天只有兩個小廣告,是類四分一版黑白廣告原本開價一萬七千元,實際每個三千元有交易(唔信自己打電話去落廣告)。
來,數數手指,計計數:每天收入六千,支出四十萬(還未計運輸、派發等成本),以一年出版二百六十天計(人家周六周日休息),一年虧損逾一億元。
至於說滲透率,頭條自稱在全港六百個地點發行,包括重要交通樞紐、住宅及商業區等。小女子不才(其實賴床),至今仍未有幸遇上派報的工作人員。打庄的何公子說兩三年可回本,我買閒,有朋友跟我打賭嗎?
今日在網上亂逛,終於找到該報的網上版(有興趣可上www.hkheadline.com)。由於網站用的是Active Magazine的技術,可足本閱讀,所以跟取得實物沒什麼分別。全份頭條二十四版,卻只有兩個四分一版的單色教育廣告,腦海即浮現一大堆問號,此報如何生存?
早前,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雄心勃勃,說頭條日報會成為全港發行量最大、滲透率最高的免費報章。當然了,該報每天發行四十萬份,連銷量冠軍東方日報也只能望其項背,要成為最大,易如反掌。但說發行量,有意思嗎?該報既然是免費的,何公子花得起又不怕蝕,喜歡發行一百萬份,甚至七百萬份也可以(但就白白浪費了地球資源)。
近兩年商品價格不斷上漲,紙價單去年便升了近兩成。一份都市日報成本約一元五角,即使給新手打個六七折,一份頭條的成本怎也要一元吧。都市全版廣告收費三萬元,頭條呢?
看頭條公開的廣告價單,足以嚇破不少人的膽子:頭版全版彩色廣告索價三十八萬元,內頁十萬元,好過去搶。不過傻的也知道(而廣告商明顯不是傻的),這個只是表面價格,實際可以低至一折。文章開首說過頭條今天只有兩個小廣告,是類四分一版黑白廣告原本開價一萬七千元,實際每個三千元有交易(唔信自己打電話去落廣告)。
來,數數手指,計計數:每天收入六千,支出四十萬(還未計運輸、派發等成本),以一年出版二百六十天計(人家周六周日休息),一年虧損逾一億元。
至於說滲透率,頭條自稱在全港六百個地點發行,包括重要交通樞紐、住宅及商業區等。小女子不才(其實賴床),至今仍未有幸遇上派報的工作人員。打庄的何公子說兩三年可回本,我買閒,有朋友跟我打賭嗎?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