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5月 19, 2006

自揭身世

母親節那天,請全家人到青衣城的Cest bon吃晚飯。

這是媽媽人生第一頓法國菜。是的,是我特意挑選的。

我的媽媽,上半生都是苦多甜少。老爹曾笑她改壞名,喚「灶妹」,結果落得不停「做、做、做」,又「霉、霉、霉」。

名字,揭示一個人的出身。我猜,大概外公識字有限,看到廚房供奉的是灶君,希望家中神明保佑女兒,便乾脆把她契為灶君之妹;也寄望女兒將來持家有道。聽說,捕漁為生的外公很窮;在文革年代,海上不時漂浮著走難者的屍體;要讀書,也只有上傳教士的「耶穌船」學曉兩、三個字。

從舊照看,少女年代的媽媽也算是美人,但肯定沒有什麼頭腦,故才二十出頭,就跟定了初戀男朋友,跟外公一樣貧窮的人;即是我老爹!(爸,不要打我!)二十三歲,就生了我。

算命的,說我父母緣薄。當我還在襁褓中,就寄養在姑母家中。姑母全家都是基督徒,我第一本讀物,除了課文,什麼「早上爸爸說:媽媽好。媽媽說:爸爸好。」;就是聖經。當日一個迫不得已的母子分離的決定,卻改變了全家的命運。不過,這是後話了。

媽媽沒有受過正規教育,血液裡卻留著中國人傳統刻苦、耐勞、捨已等種種美德。有一些畫面,時刻在腦海縈迴:

某個夏季的下午,近乎文盲的媽媽坐在身邊,敦促我做家課;
那個清晨,她在大排檔打工,搬搬抬抬一大籠又一大籠熟的點心;
那個黃昏,她又當上清潔工,汗流浹背的推拉著臭氣薰天的垃圾車;

她沒有給我豐足無憂的童年,卻有無限的大愛。

姑母幾年前因病過身了,我叮囑自己:孝順、反哺,要趁她還在。

近年以吃喝玩樂為業的媽媽,愈來愈像個孩子。

放心好了,我會好好寵她、縱她。

星期五, 5月 12, 2006

想嘔

某日,電視傳來一陣歌聲。聽罷,有點倒胃,我懷疑自己是否害喜了。

歌詞是這樣的:
*李克勤 (H) 梁詠琪 (G) 陳慧琳 (K)


H:這律法 尊重它珍惜它 欣賞它你若要 多認識 請打開它

G:讓這律法 保大家不偏倚 不偏差盼大眾 肯定它 真心不假
K:大眾遵守基本法 社會穩定實踐鎖定一國兩制成就早得到承認
H:你共我 他或他都一起 遵守它以力勁 保護它 多加一把

G:讓國越富 家越豐想安邦 先安家既利國 且利家 共享榮華
K:大眾擁帶基本法 以它管和治令到香港緊靠祖國延續新的機遇
合:國家每日強盛 角色早肯定香港祖國力拼繁盛且安定全力以更大信心 創美麗遠景讓香港做到高度自治 以創下了英明這些偉大成就 發揮新威力崎嶇通過合作成就新的價值有這大法 香港與動力 各界共勉 可創造奇蹟

填詞者,是鄭國江。一個於八十年代紅極一時、最多產的作詞人,竟有如此爛的作品,可算晚節不保。又或者,他是追求民主的「無間道」人物,其實是用心良苦;只求你在國企股身上賺大錢之時,仍不忘自主民主的可貴。

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,當今特首曾蔭權,可是「偉哥蘗廠」輝瑞兼英國政府訓練出來的行銷精英,沒理由不知道香港人受不了硬銷這套。難道是想挑戰「香港民主之父」董建華的地位?

星期四, 5月 11, 2006

K先生來信

K先生給我send了一封電郵,分享他的投資策略。他的真金白銀組合,包括紙黃金、電訊盈科、康健及高寶綠色的窩輪,一個月左右就錄得一成多回報。

組合的成績看似不錯,但並不適合我。

我一直堅信投資,不單是要讓財富增值、戰勝通脹,更要讓我夜裡可以安心睡覺。(係呀,咁辛苦打工,就係想有餐安樂茶飯咋!)。小妹雖然因為工作關係,已經幾乎日日夜夜對住部股票機、睇住個市,不過始終都有分身不暇、掛一漏萬的日子。假若買入太高險的股票,市況一旦逆轉......以我在金沙玩老虎機輸五十元都肉赤的性格,還是......算了吧!

如果要買黃金,兩年前我便應該入市。在黃金只賣每盎司四百六十美元的時候,我訪問中原地產的老闆施永青,他已經看好黃金,並揚言金價可見每盎司一千美元。

不是不信他的論調,事實上如果當日聽從他的建議,以今日金價每盎司七百美元計,回報已達五成。然而,這兩年雞犬皆升,即使全部資金只買匯豐,回報也有三成。

投資黃金,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利息收入,只能攻不能守。如果拉長投資期至過去十年計,黃金的回報其實只較美國國庫債券的複式回報好一點,更遑論與股市相比,其實不太划算。「十年黃金變爛銅」這句話,正正就是這個意思。

投資,是個各顯神通的玩意。以各大酒家於母親節正日全場滿座的情況來看,大家都應該在金股匯市都有所斬獲。幾時請我食飯?

P.S. 今日看到金句一則, 寫下來, 與眾分享: We try our best, god does the rest.

星期三, 5月 10, 2006

這個白痴

今早起床後, 上網閒逛, 發現一個勁白痴低B無聊的blog pet網站, 哈哈~~~襯哂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