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於銀行工作的K說, 其分行收到客戶送來的白菊...... 嗯, 估計是提早為一眾職員提早慶祝重陽吧!
閱報得悉豐明銀行主動與購入了雷曼迷你債券的客戶和解。 請教業內人士, 原來各大銀行都正進行內部調查, 翻查職員向客戶銷售結構性產品時, 到底有沒有依足證監規定行事。
Well, 其實迷你債券本身就是一場賭大細的遊戲。簡單來說, 就是某些金融機構購入了一批公司債券後, 為怕發債公司倒閉, 於是借助偉大的金融工程, 將有關風險轉嫁出去。購入迷你債券的投資者, 其實就是與金融機構對賭, 押注發債的公司不會倒閉。只不過, 今鋪開細......
銀行職員有沒有向客戶解釋清楚風險, 銷售的過程中有沒有將債券與迷你債券混為一談, 當然備受質疑。就算有, 又如何?多少投資者會想到, 五大美資投行之一的雷曼會關門大吉......
不過, 我倒想知道, 今次以正義姿態要求銀行優先處理雷曼投訴的證監, 當初又為什麼會批准此類結構性產品, 以"債券"之名問世?
IFC近來風聲鶴唳, 朋友S說到自己將由investment banker淪落到成為接受存款銀行職員, 難免心有戚戚然; 加上同行UBS大量裁減人手, 亦不禁擔心手頭上拆倉的工作完成後, 飯碗不保...... 由天津回流廣州的那位仁兄說:"Oh, 原來都係賣衛巾安全d!"
當中產港女開始將以前買下的LV/Prada/Gucci/BV/ABCDEFG手袋搬往米蘭站套現, 中產港男亦與保時捷/林寶堅尼/ 寶馬/ 奔馳等一眾小老婆分手......小女子便開始等待, 等他日西九龍假豪宅斷供劈價, 或許就是入市時 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