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1月 09, 2009

十堆小白鼠 in a decade

1994-1998年, 政府採取強硬政策推行母語教學; 2010-2011年, 學校將不再分為「中中」和「英中」, 回到原地。

政府話: 自此以後, 學校可按學校情況,包括學生需要、教師能力及準備情況、學校支援措施等,決定以「分班」、「分組」、「分科」及/或「分時段」安排學生以英語學習。

(咁......係唔係就算我的英文講到bah bah聲, 但教Chem個李sir英文唔掂, 佢就可以用中文教? 又或者隔離位阿May讀History, 我就讀世界歷史? 抑或係上晝的數學堂就用中文教, 下晝的數學堂就用英文?如果我讀中文班, 隔離英文班疑似吳尊的帥哥會唔會睇唔起我? 如果我需要用中文學習, 但阿媽死要我英文學習, 又會唔會發生倫理大悲劇?既然咁flexible, 我又可唔可以當Miss Chan係nicam, 按心情自選語言?)

花費十億元, 港府曰之為「微調」。聽罷, 我只有眼眉挑......

高官興之所至, 政策便朝令夕改; 田氏兄弟選舉時還死撐母語教學「大成功」, 轉過頭竟又將「成功」政策推倒? 可憐近十年才升中的小白鼠, 兩頭不靠岸, 怕且會成為全香港大學及僱主的下下之選。

廣州仁兄說, 我們還是努力工作, 他日供子女讀直資或國際學校好了......

在香港, 貧窮的確會遺傳的!

2 則留言:

月月鳥 說...

同意你的說法。唉你...個仔就好啦..起碼有機會讀國際學校,我哋呢啲一窮二白,都係唔好生仔獻世。

Leo Lee 說...

exactly!
睇我女友間學校的教學方法就得人驚......真係唔生好過,唔好害人......